最新资讯
楼盘推荐

银监会要求银行信贷支持扩大内需 意料之中的整顿


据倪军测算,一旦采取余额上限方式收紧,大型银行受到的影响较为微弱,而兴业、民生、华夏、南京、宁波等银行受影响较大,特别是兴业,对资产规模的影响将达到21%。

地方债风险再遭警示 银监会开念“紧箍咒”

近期,对地方政府债的担忧再度潮起。IMF、穆迪、惠誉及高盛等外资行纷纷表达对中国政府债务的担忧,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财政监督报告》指出,受2008年刺激计划影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或成为中国财政风险潜在源头,80%被调查的城市称会以销售土地来偿付债务。此前,消息称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控制地方平台贷款总量,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这被普遍认为是,随着平台贷款集中到期压力加大,监管层再次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敲响警钟。

不仅如此,有业内人士还认为,这可能也是在对正在兴起的城镇化的“投资热”念“紧箍咒”。因为截至目前,不少地方城镇化建设开始,包括工、农、中、建、国开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相继出台了城镇化及配套建设相关的融资支持计划。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29亿元,同比上升64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近年来,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不断收缩平台贷款的规模。2012年年报显示,中行去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同比减少23亿元,农行同比减少48亿元,交行平台贷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8.49%。

实际上,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一直都是监管层防范风险的重点领域,始终没有放松。并且采取名单制,对全口径融资平台(包含退出类平台)按照“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进行信贷分类。

在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银监会明确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是首要任务,特别注意严防信用违约风险。对平台贷款风险,继续执行“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政策,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证券日报)

解开地方债的绑定链条

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要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和信贷风险。此前,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优化融资平台贷款结构,控制贷款占比。考虑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调控和稳定投资增长之间已经相互绑定,惟有通过加强风险综合治理,解开地方债、房地产与投资之间的绑定链条,方有可能真正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目前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万余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大约有70%属于县级平台。由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实力有限,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更是如此,依靠平台现金流和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事实上难以偿还贷款本息。因此,土地出让收入已经成为解决债务本息资金来源的不二选择。据IM F调查,绝大多数被调查城市表示将通过销售土地来偿付地方政府债务。今明两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将集中到期,偿债风险急剧增大。而土地出让收入通常与房价保持正向关系,由此造成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落实房地产调控任务之间相互交织,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两难选择,增加了风险治理的复杂与困难程度。

同时,地方政府债务与稳定经济增长又存在一定因果关系。2013年一季度,我国G D P增长7.7%,弱于市场预期,稳定经济增长压力不减。在当前外需总体不振和扩大消费短期内难以迅速见效的情况下,投资仍是驱动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投资增长的重任往往又依靠地方政府来落实,特别是地方政府换届后推进城镇化建设干劲充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将明显增加,也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这样一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较强的目标冲突。

还有,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和投资增长均存在重大影响。新“国五条”实施以来,房地产市场由年初的喧嚣归为平静,市场成交量也大幅萎缩。考虑到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若房价下跌或成交萎缩均会向银行的地方政府贷款施加负风险贴水,增加了贷款不良风险。应该看到,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22.6%。如果新“国五条”实施后房价下跌或住房成交萎缩,也会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并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降低其他产业领域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将影响到投资增长。

综合来看,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与信贷风险,已经不局限于金融领域的风险治理,需要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多部门配合,依靠地方政府积极主动贯彻落实,加强风险综合治理,解开地方债、房地产与投资之间的绑定链条,方有可能实现地方债风险落地。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制,加强债务约束机制建设,引导地方政府合理适度融资,努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上一页 1 2 3 4 
$lname$$lzhuzhai$)[$lquyu$]
价格:$lprice$
开发商:$ldeveloper$
地址:$laddress$
销售热线:$lsaletel$
  我要问房|网上售楼部|主力户型|楼盘相册 

加入收藏夹 【复制网址】 打印 【进入社区】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史秀娟 责任编辑:谢泽飞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地产网观点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称呼: 匿名发表
评论标题:
相关新闻
昆山诺亚地产网版权与免责申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昆山诺亚地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昆山诺亚传媒机构之昆山诺亚地产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昆山地产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③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删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服务热线:0512-57597741-12